馬鋼股份(600808.SH),上半年預虧22.38億元,創1994年以來同期虧損金額紀錄;*ST西鋼(600117.SH),上半年預虧10.6億元,為1998年上市后虧損最大值;鞍鋼股份(000898.SZ),上半年預虧13.47億元,近十年來首次虧損......
類似案例不在少數。僅以披露業績預告的24家普鋼上市公司為例,其中近7成企業半年報出現虧損,當期盈利(按業績預告上限計)實現增長的鋼企僅有4家。
其中關鍵在于,雖然鋼價絕對值明顯高于2015年,但受到成本端處于相對高位、下游需求恢復不及預期等多重因素影響,上半年鋼鐵業仍然在盈虧平衡線附近掙扎。
“與去年相比,今年鋼材行業盈利能力下滑明顯,供給充足、需求不足的特點突出。”機構人士介紹稱,鋼價、成本同比跌幅雖然相仿,但受到產品價格基數的影響,行業利潤空間壓縮明顯。
該機構監測的噸鋼利潤走勢顯示,除了高線產品盈利表現較好外,方坯、三級螺紋鋼、冷軋和熱軋卷板上半年絕大多數時間在盈虧平衡線以下運行,部分品種上半年更是一度出現每噸400元左右的虧損。
噸鋼利潤長期為負
年初,曾有賣方報告指出,鋼鐵供給在產量壓降下彈性較弱,而穩增長下需求與庫存周期有望形成向上的共振,鋼鐵基本面改善或超市場預期。
上述觀點提出時,鋼鐵業已經持續了8個月左右的虧損狀態,不過基本面改善要比預想中的更晚。
僅以機構監測的冷軋卷板盈利情況為例,按四周原料庫存的標準測算,2022年3月時噸鋼利潤曾一度超過400元,隨后快速走低并于同年4月下旬擊穿盈虧平衡線,自此開始長達13個月的虧損。
對比其他主流鋼材產品,雖然在噸鋼盈利方面會存在差異,但是整體變動趨勢與冷軋卷板保持一致。
“如果將冷卷、螺紋鋼等七大主流鋼材品種綜合統計,2022年上半年每噸(鋼材)盈利約為176元,今年上半年則出現了每噸13元左右的虧損,前后利潤相差了近200元。”分析人士介紹稱。
分析人士還指出,今年上半年與去年同期鋼材綜合價格與成本同比跌幅均在16%左右,但是鋼價基數更高,每噸同比下跌了800多元,成本端則平均下調了600多元,產品跌幅大于成本跌幅,導致鋼材生產利潤顯著走低。
馬鋼股份也指出,2023年上半年,鋼鐵行業下游需求恢復不及預期,鋼價低位震蕩,成本端保持相對高位,鋼材價格降幅明顯大于鐵礦石價格降幅,鋼鐵行業盈利空間受到嚴重擠壓。
而在上半年,這家上市近30年的老牌鋼鐵企業,預計虧損金額達到22.38億元,不僅創下公司半年報虧損的新紀錄,也成為現階段上市鋼企中預虧金額最高的公司。
同時,受到投資收益、政府補助等影響,馬鋼股份還取得了3.9億元左右的凈收益,所以在扣除這部分非經常性損益項目后,其虧損金額更是超過26億元。
而在2012年、2015年鋼鐵行業困難時期,即便鋼價跌破2000元時,馬鋼股份半年報也未曾出現過20億元以上的虧損。
同為大型鋼企的鞍鋼股份,則是出現了近十年來首次出現半年報虧損,上半年凈利潤由去年同期的17億元變為預虧13.47億元。分季度來看,該公司一季度1.49億元,二季度虧損幅度環比進一步擴大。
其他少數能夠實現盈利的鋼鐵企業中,除了武鋼不銹、友發集團外,預告利潤(按上限計)普遍也出現了70%以上的下滑。
比如首鋼股份(000959.SZ)凈利同比降74%,新鋼股份(600782.SH)同比降77%,杭鋼股份(600126.SH)同比降90%。
平控預期漸升溫
鋼鐵企業的大面積虧損,直到今年6月才出現些許改觀。
機構監測數據顯示,5月下旬鋼材綜合價格出現小幅反彈,板材、螺紋鋼幾乎同時越過盈虧平衡線,轉為盈利能力狀態。
“6月份鐵礦石、廢鋼均價的同步上漲,鋼鐵生產成本呈現整體上移態勢,預計7月份鋼企盈利或出現階段性收縮,但是由于成本仍處相對低位,企業仍能保持一定盈利空間。”機構指出。
對于當前行業現狀,該機構還將其總結為,淡季需求顯不足、供給高位有韌性、成本支撐略增強等。
華泰證券則認為,從噸鋼利潤表現來看,2022年在行業大幅波動、需求表現不佳情況下,各上市鋼企利潤出現一定分化,品種結構、成本管控能力或是利潤分化的主要原因。而2023年以來,五大材中中厚板需求表現明顯好于其他品種,或有較好盈利表現。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鋼材行業已經持續較長時間虧損,但是行業供給端并未因此出現明顯的產能去化,整體產量仍然處于高位。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6月,國內粗鋼產量為9111萬噸,較2021年、2022年峰值雖然有小幅下降,但是仍然處于歷史次高位水平。
上述背景下,目前業內也較為關注“平控政策”可能會帶來的改變。就今年而言,粗鋼產量調控目標為2022年10.18億噸基礎上不增不減。
如果下半年平控政策落地,鋼材市場在經過夏季高溫帶來的需求性下滑后,后續鋼材供給有望環比逐步收縮,進而對鋼價和鋼企盈利能力構成一定支撐。
“雖然上半產量有所增加,但是鋼材出口量也出現了明顯提升,因此總體供應量沒有增加,處于供需弱平衡的狀態。”相關專家近期也指出,因此下半年如果實行“平控”政策,粗鋼日產將從現在的290多萬噸下降到260多萬噸,市場很可能會出現缺貨的情況,這將帶動鋼材價格的大幅上漲。
或許是看到行業好轉的可能,鞍鋼股份自5月下旬已經先后迎來6輪機構調研,公司對外披露的調研內容本身并無太多亮點,但是經過前期股價的持續低迷,鋼鐵板塊似乎也已經跌不動了。
從年初至今二級市場表現來看,相關上市公司是漲的多、跌的少。期間24家樣本公司反而取得了4.3%左右的上漲,本鋼板材(000761.SZ)漲幅更是超過35%。
而從市凈率來看,上述24家上市鋼企,有8成左右的公司已不足1倍。
(關鍵字:鋼價 鋼材價格 鐵礦石價格 鋼材行業 噸鋼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