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期所21日上新了!
21日上午9點,碳酸鋰期貨在廣州期貨交易所上市。21日上市的碳酸鋰期貨共有7個合約,各合約的掛牌基準價為246000元/噸。
碳酸鋰被稱為“白色石油”,在動力電池、儲能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碳酸鋰消費國,碳酸鋰期貨上市后,為產業企業提供了套期保值的方式規避價格風險。廣東新能源汽車產業發達,對碳酸鋰需求旺盛。碳酸鋰期貨上市后,廣東的電池廠和整車廠將可以通過衍生品工具管理價格風險,實現平穩經營。
碳酸鋰期貨的上市將影響著新能源汽車的價格。分析認為,碳酸鋰每下降10萬元/噸,對應新能源汽車成本約為3000元—5000元。
“在經歷了去年以來的碳酸鋰現貨價格的巨幅波動以后,碳酸鋰產業鏈從業者都期待這一價格風險管理工具的出臺。” 廣金期貨有色金屬分析師黎俊如是表示。
碳酸鋰價格猶如“過山車”
產業鏈迫切期待期貨上市
“我現在是給寧德時代打工。”2022年7月,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在世界動力電池大會演講時如是開玩笑。碳酸鋰價格對新能源汽車的影響可見一斑。
碳酸鋰是鋰電產業核心原材料,主要運用于新能源汽車和儲能等領域。作為鋰電池正極材料中的關鍵原材料,碳酸鋰的價格影響著民眾的購車成本。“去年底至今年一季度,碳酸鋰價格暴跌,特斯拉下調全系國產車型售價,掀起了國內新能源汽車的降價潮。今年四月后,碳酸鋰價格回暖,特斯拉在5月初連續兩次宣布漲價。”廣發期貨總經理徐艷衛如是舉例。他表示,電池在新能源電車整車中的成本占比達40%-60%,而碳酸鋰在鋰電池中的成本都占到約40%-50%,以30多萬為價格中樞,碳酸鋰價格每漲價10萬元/噸,在電池總成本中的占比就會增加10個百分點左右。
“碳酸鋰價格每下降10萬元/噸,電池每度電減少約50元成本,對應新能源汽車成本中約3000-5000元不等。”廣州期貨研究總監兼研究中心總經理王荊杰表示。
對于廣東而言,碳酸鋰價格波動影響廣泛。“廣東省是碳酸鋰的下游消費大省。”徐艷衛介紹,在已上市的鋰產業鏈企業中,規模前100位的企業廣東省約有32家,包括最大的鋰電龍頭比亞迪集團,以及廣汽集團、天賜材料、鵬輝新能源和國光電器4家廣州龍頭企業,主要以鋰電池材料生產業務為主。
行業從業者深刻體會到了碳酸鋰價格的高波動帶來的影響。2021年至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需求大幅增長,鋰資源供給緊缺,原本不到30萬元/噸的碳酸鋰,在供需錯配推動下于2022年2月就漲到50萬元/噸;2022年二季度回落至45萬元/噸,三季度又迅速反彈,11月則創下60萬元/噸的紀錄。
2023年開始,工信部開始大力遏制下游正極材料產能無序擴張,加上一批碳酸鋰新增產能集中釋放,碳酸鋰供求緊張有所緩解。今年4月下旬,碳酸鋰價格跌破18萬元/噸。當前,碳酸鋰價格又再度上漲,穩定在30萬元/噸左右。
劇烈的價格波動帶來的不僅是心跳還有風險。“面對價格的大幅上漲,下游正極材料企業利潤被迫壓減,并將價格壓力傳導至新能源汽車終端,不少電動車生產企業因此提價,影響了新能源產業發展。對于上游的碳酸鋰生產企業而言,則被迫通過提價競爭無序進口礦石資源,進口鋰輝石價格屢創新高的同時,壓縮了企業的利潤空間。”徐艷衛認為價格的劇烈波動給產業長期生態平衡帶來一定的挑戰。
2023年初,由于新能源汽車消費有所下滑,下游正極材料企業和電池企業清理和使用前期高價采購庫存,造成碳酸鋰供給寬松,價格開始快速下行。“現貨貿易違約增加,上下游企業都面臨明顯的風險。”徐艷衛表示。
但21日“上新”的碳酸鋰期貨將使得這種情況得到改善。“上下游企業對廣期所上市碳酸鋰期貨、期權是非常期待和急迫的。”徐艷衛表示。
根據公告,廣期所的碳酸鋰期貨、期權分別定于21日和24日上市交易。交割品設計以電池級碳酸鋰為基準交割品,工業級碳酸鋰作為替代交割品。上市首日,碳酸鋰期貨合約交易保證金水平為合約價值的9%,漲跌停板幅度為掛牌基準價的14%。如果按照30萬元每噸計算,一手合約30萬元,保證金為2.7萬元。
改變被動承受價格波動情況
電池業獲風險管理工具“套裝”
磷酸鐵鋰龍頭德方納米16日晚間公告稱,預計2023年上半年凈虧損10.4億元至11.7億元。主要原因是今年1-4月份,受主要原材料鋰鹽的價格大幅下跌及下游需求放緩影響,公司產品銷售價格隨著鋰鹽價格下跌而下降。
由于缺乏合適的金融避險工具,鋰電企業只能自己承擔原材料成本的劇烈變動。龍蟠科技、豐元股份、江特電機等主營業務包括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企業均預告虧損。一季報顯示,A股鋰礦鋰鹽板塊17家上市公司中,11家凈利潤同比下降,其中5家企業降幅超過50%。
“碳酸鋰期貨上市以后,廣東的電池廠和車廠可以通過衍生品工具管理價格風險,實現平穩經營。”黎俊如是表示。
當前,碳酸鋰尚未形成有影響力的價格。“鋰礦資源的供給不足或供需失衡的情況會導致碳酸鋰價格上漲,而供過于求則可能導致價格下跌。碳酸鋰的價格還受到鋰產能和生產成本的影響。”南華期貨有色分析師夏瑩瑩表示。
碳酸鋰產業鏈的定價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市場透明度不足和產業集中度高等。“市場參與者對于供應和需求的真實情況了解有限,難以準確預測價格的走勢,與此同時,碳酸鋰產業存在著少數大型生產企業壟斷市場的情況,導致價格的形成受到少數企業的控制和影響,缺乏充分的市場競爭。”
由于國內產業鏈從業者大多數都按月或按季度短期簽約,“如果價格出現劇烈波動時,容易出現較大規模的違約。”黎俊表示。
此前,產業鏈從業者只能被動承受碳酸鋰價格波動帶來的影響。廣期所上市的碳酸鋰期貨將使得這種情況得到改變。
“國內企業需要一個統一透明的定價基準,從而能夠以此為基礎進行國際鋰鹽貿易定價,形成價格影響的合力,進一步提升我國鋰資源國際定價權。”王荊杰如是表示。
“碳酸鋰期貨可以為生產企業提供鎖定價格、規避價格波動風險工具,為消費者提供靈活的采購策略,同時也可以為投資者提供多樣化的投資工具。”南華期貨董事長羅旭峰如是分析。
羅旭峰表示,通過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和風險分散作用,可以促進實體市場的價格穩定和流動性,提高市場效率和競爭力。此外,碳酸鋰期貨的推出還可以促進碳酸鋰市場的整合和標準化,有助于提高市場透明度和規范化程度,降低市場交易成本和風險,從而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和升級。
徐艷衛預測,未來有了碳酸鋰期貨期權這個工具以后,上下游企業就可以通過風險對沖、套期保值、庫存管理等多種操作,提前鎖定原材料成本,理性進口國外資源,實現企業精細化管理。
對于新能源產業鏈企業而言,徐艷衛表示,通過和已經上市的鎳、鋁、銅等形成更為完整的鋰電產業原料體系,電池企業獲得完整的原料采購風險管理工具,實現企業綜合風險管理。“碳酸鋰期貨期權的上市能夠真正服務實體,平衡產業生態鏈,促進行業生態平穩發展。”
具體到碳酸鋰消費大省廣東,夏瑩瑩則認為,價格管理的合理性和穩定性可以為廣東的碳酸鋰生產和消費企業提供市場預期和規避風險的參考。
企業積極備戰新品種
入市前需建風控機制
“暴漲暴跌的市場行情里,產業企業是很難受的,無論是庫存管理還是生產經營都有很大難度。但碳酸鋰期貨、期權工具可以幫助產業鏈參與者達到管理價格波動風險和穩定生產經營的目的。”徐艷衛表示。
廣期所商品事業部經理助理梁楚婷表示,碳酸鋰期貨一方面可以提供價格信號,為企業的生產、采購提供決策依據;另一方面可以作為企業套期保值的風險管理工具,實現企業對價格波動風險的精細化管理。
在風險管理上,黎俊以電池生產企業舉例:“如果在2021年5月份,預期到新能源汽車火爆將帶動碳酸鋰價格的上漲,企業可以開立碳酸鋰期貨多單,2021年下半年碳酸鋰現貨價格持續上漲,雖然企業采購成本增加,但是企業的期貨多單盈利,可以很大程度上抵消采購成本的上漲, 最終實現企業的平穩經營。”
對于碳酸鋰貿易企業來說,2022年11月以后碳酸鋰現貨價格下行,其存貨貶值,貿易企業可以開立碳酸鋰期貨空單。“隨著碳酸鋰期貨價格的下降,企業期貨方面的盈利將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存貨的貶值,也可以實現穩定經營。”黎俊表示。
徐艷衛表示,在一些方向不明晰的市場下,企業也可以適當利用期權工具,付出一定的期權費為碳酸鋰“投保”,在不利的行情下減少虧損,在有利的行情下仍然能夠享受價格波動的紅利。
對于碳酸鋰期貨,企業在期盼之余已積極備戰。欣旺達負責人表示,公司將持續關注相關進展情況并擇機參與。贛鋒鋰業、江特電機、永興材料等多家企業發布相關公告稱,將申請廣期所碳酸鋰指定交割廠庫。
但期貨從業人士也為躍躍欲試的產業鏈從業者提出建議。夏瑩瑩則認為,碳酸鋰產業鏈參與者需要充分了解市場情況和價格走勢,根據自身企業的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制定合理的風險管理策略。與此同時,建立健全的內部風控機制,確保對期貨及期權交易的風險進行有效管理和控制。
徐艷衛提醒,期貨市場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業交易風險,但也要求企業從業人員在充分了解市場行情和企業需求后進行操作。
徐艷衛表示,在交易過程中,企業需要對碳酸鋰市場的動態變化進行分析,掌握市場趨勢和價格波動,制定相應的交易策略,關注國內外政策變化和供需變化等因素的影響。
王荊杰建議產業鏈從業者組建期貨相關的工作團隊,切實參與套期保值實務:“產業的長期健康發展離不開穩定可控的價格體系,碳酸鋰期貨、期權的上市契合產業鏈風險管理的需要,能夠保障上下游實體企業長期向好發展。”
(關鍵字:廣期所 碳酸鋰 鋰電產業 動力電池 儲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