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6月下旬以來,受人民幣匯率貶值以及美聯儲休“息”一次的宏觀利多提振,疊加沙特和俄羅斯產油國額外增加減產規模,在偏多情緒驅動下,國內外原油期貨價格呈現共同上漲、內強外弱的特征。國內原油期貨主力2309合約自520元/桶一線穩步上漲至588.6元/桶,累計最大漲幅達13.19%。隨著潛在利空隱患消散,在原油供需存在缺口的背景下,預計后市油價有望維持振蕩偏強的走勢。
流動性趨緊逼近極值
經歷一年多持續超常規加息措施以后,歐美國家身處高利率環境之中。受此影響,歐美銀行業接連出現風險事件,經濟體衰退壓力增大。鑒于目前美國失業率維持偏低水平,且通脹壓力持續穩步回落逼近2%的目標值,預計未來美聯儲繼續加息的必要性已經減弱。數據顯示,2023年6月,美國非農業部門新增就業20.9萬人,失業率為3.6%,環比下降0.1個百分點。與此同時,美國6月CPI同比增長3.0%,核心CPI同比增長4.8%。目前市場普遍認為2023年7月末加息25個基點將成為本輪加息周期的最后一次動作。換言之,流動性趨緊的極值已經臨近。預計四季度美聯儲或維持利率不變,2024年一季度可能開啟降息周期。由此全球大宗商品市場潛在利空出盡,多頭信心逐漸回暖,風險偏好有所回升,有助于原油等商品期貨價格重心抬升。
供應端挺價意愿明顯
為了逆轉全球原油市場供應過剩的不利處境,今年5月開始,OPEC+產油國實施第二輪減產措施(減產約116萬桶/日),疊加去年10月第一輪減產措施(減產200萬桶/日),這使得OPEC+的減產總量達到約366萬桶/日(加上俄羅斯3月宣布并延長至年底的50萬桶/日減產量),相當于全球需求的3.7%。然而從實際減產情況來看,整體效果偏差。據統計,2023年6月,OPEC的原油產量為2819萬桶/日,較5月增加9.1萬桶/日。主要是伊朗和伊拉克出現增產,二者分別增加5.6萬桶/日和5.4萬桶/日,至275.4萬桶/日和418.1萬桶/日。
為了遏制油價在6月末再度繼續下跌,沙特和俄羅斯宣布延長額外減產周期。其中沙特于今年7月開始的100萬桶/日的減產措施將持續到8月,并視油價走向可能進一步延長。這一減產行為已使沙特的日產量降至900萬桶左右,為近幾年來的最低水平。與此同時,自今年3月以來,俄羅斯為了挺價石油,實施減產50萬桶/日,此后該決定被延長至今年年底。上述行為表明,在經濟前景疲弱的背景下,大型石油生產國仍在努力支撐原油價格。
油市多頭信心在回暖
雖然全球經濟衰退預期加重影響,但三大能源機構給予偏樂觀的需求評估報告。從7月三大機構EIA、OPEC、IEA的月報情況來看,OPEC月報預計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同比增加244萬桶/日至10200萬桶/日,而EIA和IEA則認為四季度原油市場延續去庫。其中,EIA預計下半年全球石油供需缺口為68萬桶/日,2024年供需缺口預計為23萬桶/日;IEA認為下半年全球石油供需缺口或達到170萬桶/日,2024年全球石油供需缺口達到40萬桶/日。
總體來看,隨著美國通脹壓力持續回落,美聯儲加息動力減弱。本輪加息周期步入尾聲,全球流動性趨緊極值已現。未來全球原油市場供應持續收縮,庫存去化延續,供需出現缺口。在偏多因素支撐下,油市多頭信心逐漸回暖,風險偏好有所回升,預計國內外原油期貨價格維持振蕩偏強走勢運行。(作者單位:寶城期貨)
(關鍵字:原油 人民幣匯率 美聯儲 C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