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預計全年CPI總體走勢呈U型。年內物價水平先降后升,年底有望向1%靠攏。②當前人民幣匯率雖然有所貶值,但是沒有偏離基本面。③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已經發生深刻變化,下一步將繼續為行業風險有序出清創造有利金融環境。
今日國新辦舉行了2023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情況新聞發布會。回應下半年物價展望時,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表示,目前沒有出現通縮,下半年也不會有通縮風險。預計全年CPI總體走勢呈U型。年內物價水平先降后升,年底有望向1%靠攏。回應近期匯率波動時,他表示,當前人民幣匯率雖然有所貶值,但是沒有偏離基本面,央行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應對各種沖擊,維護外匯市場平穩運行,既不會沒有定力,也不會太佛系。
談及房地產風險時,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表示,部分開發企業長期“高杠桿、高負債、高周轉”經營,無節制擴張對應形成了高額負債,但目前總體風險可控。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已經發生深刻變化,下一步將繼續為行業風險有序出清創造有利金融環境。
下半年不會有通縮風險 年底CPI有望向1%靠攏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表示,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對高質量發展要有堅定信心。當前經濟面臨的一些挑戰屬于疫后經濟復蘇過程中的正常現象。國際上疫情過后消費和經濟恢復都需要時間,我國疫情平穩轉段剛半年左右,經濟循環和居民收入、消費等已出現積極好轉。從長遠趨勢看,經濟整體在向高質量發展的方向轉變。科技創新動力不斷增強,綠色轉型穩步推進,消費市場逐步回暖升級,高質量發展的力量正不斷積累,這也是經濟結構性調整的好時機。
“這幾個月我國物價走低,但是并沒有出現通縮。今年以來CPI同比漲幅震蕩回落,7月可能還會下行,主要是需求恢復時滯和基數效應導致的階段性現象。我國宏觀經濟穩步恢復、M2保持較快增長,與歷史上的典型通縮存在明顯差異。所以目前沒有出現通縮,下半年也不會有通縮風險。”
劉國強還表示,我國貨幣條件合理適度,居民預期穩定,隨著政策效果不斷顯現,供需缺口將進一步彌合,8月份后CPI有望開始逐步上行。預計全年CPI總體走勢呈U型。年內物價水平先降后升,年底有望向1%靠攏。
任性操控匯率害人害己 匯率過高或過低都不好
“過去幾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三次破‘7’,然后又三次回到了‘7’以內。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又一次‘破7’,這是2019年以來第四次。但是大家看到,這幾天已經開始明顯回升。”談及近期人民幣匯率波動,劉國強表示,當前人民幣匯率雖然有所貶值,但是沒有偏離基本面,人民銀行也已經綜合采取措施管理預期,外匯市場運行平穩,金融機構、企業、居民的結售匯行為理性有序,市場預期基本穩定。
“過去我們強調過很多次,匯率是中性的,不能任性操控,否則不但撈不到什么好處,還會害人害己。”、“我國既是出口大國,又是進口大國,‘甘蔗沒有兩頭甜’,匯率過高或過低都不好。“、“目前外匯市場既沒有‘大媽’,也沒有‘大鱷’。”,劉國強金句頻出。他表示,匯率總體上是由市場決定的,同時要更好發揮市場和政府“兩只手”的作用,堅決避免匯率大起大落。
劉國強指出,從宏觀經濟大盤看,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從國際收支大盤看,我國經常項目順差保持在2%左右的適度水平,跨境資本流動基本平衡。近期,境外資金投資境內債券繼續保持凈流入態勢。從儲備大盤看,我國外匯儲備充足,余額仍然穩居世界第一。而且這個余額是比較高的,超過了3萬億美元。“有這‘三個大盤’做支撐,在市場化的匯率形成機制下,人民幣匯率不會出現“單邊市”,仍然會保持雙向波動、動態均衡。”
劉國強還表示,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既是政策目標,也是大家喜聞樂見的。近年來,在應對多輪外部沖擊的過程中,人民銀行積累了豐富的應對經驗,也具有充足的政策工具儲備。既不會沒有定力,也不會太佛系。我們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應對各種沖擊,維護外匯市場平穩運行。
存款利率下調為降低企業貸款利率創造有利條件
2022年4月,人民銀行指導利率自律機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引導各銀行參考市場利率變化情況,合理調整存款利率水平。在這一機制的引導下,2022年9月至2023點4月,銀行進行了第一輪自主調整存款利率。
“近幾個月來,人民幣存款增加較快,市場利率繼續降低,而存款定期化、長期化推高銀行負債成本,銀行凈利差已收窄至1.7%附近。在這種背景下,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根據市場供求變化和利率走勢,綜合考慮自身經營情況,再次主動下調部分期限存款利率。”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表示,這反映出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在持續發揮作用,也表明存款利率市場化程度在進一步提高。
鄒瀾還指出,此次銀行主動下調存款利率后,存款利率繼續有所降低。這有利于穩定銀行負債成本,為降低企業貸款利率創造有利條件,并增強銀行支持實體經濟的能力和可持續性。同時,在利率自律機制協調下,各類型銀行有序調整存款利率,銀行存款仍然保持增長,分布也保持基本穩定,有效地維護了良好的競爭秩序。
房地產供求關系已深刻變化
“從負債來源結構看,近7成是個人預收房款和上下游企業墊款,金融負債占比大約為31%,其中銀行貸款占比又不到一半。從銀行房地產信貸結構看,房地產貸款余額一共是50多萬億元,其中個人住房貸款余額接近40萬億元,絕大多數是購房自住的,依靠家庭收入按月償還貸款,不良率長期在0.5%以下。”
“對于已售未按期完工交付樓盤的個人住房貸款,由于按照現行法律規定,會優先保障購房群眾利益,這部分貸款可能面臨一定風險,但占總量的比重非常低、風險可控。房地產開發貸款余額13萬億元左右,其中地產開發、保障房建設貸款余額大約6萬億元,還款有保障。開發企業承貸的大約是6-7萬億元,因為部分開發企業出現困難,不良率有所上升,但與銀行貸款總量相比很小。”
在回應房地產開發商貸款需求時,鄒瀾表示,部分開發企業長期“高杠桿、高負債、高周轉”經營,資產端土地、在建工程、多元化經營資產無節制擴張,對應形成了高額負債。2021年下半年以來,金融部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配合有關部門加大保交樓支持力度,保持房地產重點融資渠道穩定,加快推動行業風險出清。包括加大金融支持保交樓,穩定債券和股權等重點融資渠道,推動行業轉型發展。
鄒瀾還表示,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整體呈現企穩態勢,但部分房企長期積累的風險仍然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逐步消化。下一步人民銀行將繼續為行業風險有序出清創造有利金融環境。考慮到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已經發生深刻變化,過去在市場長期過熱階段陸續出臺的政策存在邊際優化空間,金融部門將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加強政策研究,因城施策提高政策精準度,更好地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關鍵字:CPI CPI 匯率 存款利率 房地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