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報道: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第五屆部長級會議于10月11日上午在中國澳門舉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會議并發表主旨演講。
李克強在演講中介紹了中國的經濟形勢。他說,近年來,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和國內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凸顯的情況下,中國經濟一直在合理區間平穩運行,并且不斷地推進轉型升級,增長速度在主要經濟體中位居前列,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一直保持在25%以上。
李克強表示,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6.7%。在經濟總量超過10萬億美元的高基數上取得這樣的增速相當不易,現在增長6.7%形成的增量比過去增長兩位數時還要多,一年的經濟總量增幅超過8000億美元,相當于一個中等收入國家的經濟總量。進入三季度,中國經濟不僅延續了上半年的發展勢頭,又出現了不少積極變化,消費和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穩步提升,一些前期出現疲弱或下滑的重要指標穩定向好。其中,工業增速、企業效益、投資企穩回升,尤其是民間投資止跌回穩,社會預期得到新的改善。
總的來看,李克強說,今年以來特別是到了三季度,中國的經濟運行是好于預期的。尤其是就業,今年前9個月城鎮新增就業超過1000萬人,保持了過去三年每年新增就業超過1300萬人的勢頭。9月份31個大城市城鎮失業率調查顯示,失業率已經低于5%,這是近年來的首次。
不過,李克強也表示,中國經濟仍面臨下行壓力。保持經濟平穩運行,既要保持總需求力度,也要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現在外界對中國的債務、房地產市場等方面的風險有些議論,對這些問題要客觀全面看待。
他說,中國的債務風險總體是可控的,現在碰到的問題主要是債務結構不太均衡。政府負債率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是比較低的,中央政府負債率只有16%,地方政府的負債率雖然高于中央政府,但舉債日益規范,債務主要用于搞建設而不是搞福利,大部分是有回報機制的資產性債務。我們面臨的杠桿率主要是非金融類企業的杠桿率比較高,這是因為中國市場發展時間短還不成熟,居民儲蓄傾向強,而且中國的債務以內債為主,外債占比很小,出現債務風險的可能性也較小。
李克強說,當前,中國的貨幣政策是穩健的,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和撥備覆蓋率高,風險彌補和吸收損失的能力比較強。下一步我們將通過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推進企業兼并重組等途徑,逐步降低非金融類企業的杠桿率,化解金融風險。
從房地產市場來看,李克強指出,中國新型城鎮化今后還要經歷相當長的過程,住房需求將呈增長態勢。針對當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一些分化態勢,我們將強化而且也正在強化地方政府的主體責任,因城因地施策,保障居民基本住房需求,努力實現住有所居。我們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符合國情、城市特點的措施來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定健康發展。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也有決心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并且為明年穩定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字:金融風險 中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