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煤價高企的時代,由于企業追求經濟利益,導致“先氣后煤”的開采規律在大多數地區被無視。煤層氣這一伴生清潔能源非但沒有被有效利用,反而時常扮演煤礦事故元兇的角色,致使社會上談“瓦斯”色變。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公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快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表明,中央政府對煤層氣的利用將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從財政、稅費、價格制定、發電上網等多方面予以支持。
產銷價格倒掛煤層氣利用率降低
據了解,目前我國企業開發利用煤層氣,中央財政每立方米補貼0.2元,部分地方政府配套補貼0.1元。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告訴記者,由于生產成本快速增長,煤層氣銷售價格處于低位等因素,即使享受現有的財政補貼,生產企業仍很難贏利,這使得煤層氣的整體利用率在全國呈下降趨勢。
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一季度完成瓦斯抽采和利用目標的只有河北、內蒙古、安徽、貴州、陜西、寧夏等7省,在未完成任務的省份中,湖南煤層氣利用率不足15%,云南只有6.5%,江蘇、新疆煤層氣抽采利用率為零。同時,中聯煤、中石化、晉煤等各煤層氣企業均未完成目標,煤層氣利用率同比下降3.1%,降至76.6%。
據業內人士分析,為促進煤層氣的有效利用,此次煤層氣抽采補貼標準將有望大幅增長,補貼額度或將超過之前公布的頁巖氣開采補貼標準。根據財政部《關于出臺頁巖氣開發利用補貼政策的通知》,2012~2015年頁巖氣開采的補貼標準為0.4元/立方米。
林伯強表示,與頁巖氣相比,有效利用煤層氣在目前情況下更符合我國實際情況。在天然氣提價、煤價降低的背景下,《意見》或將扭轉我國煤層氣利用率下降的趨勢。
政策給力“先氣后煤”有望落實
根據國家安監總局統計,今年一季度全國瓦斯事故15起,死亡116人,同比增加1起、48人,死亡人數超指標39人。其中山西、黑龍江、云南三地瓦斯抽采利用未達標,瓦斯事故死亡人數同時超標。由此可見,無視“先氣后煤”開采順序,一方面使煤層氣這一清潔能源白白流失,另一方面也成為煤礦安全的重要隱患。
對此,《意見》明確要求對煤炭規劃5年后開始建井開采的區域,應堅持“先采氣、后采煤”,做好采氣采煤施工銜接。林伯強告訴記者,“先煤后氣”之前實施不力主要在于煤層氣產銷價格長期倒掛,企業開采動力不足。而《意見》在綜合考慮抽采 利用成本和市場銷售價格等因素的情況下,提高煤層氣開發利用的中央財政補貼標準,使企業開采利用煤層氣有利可圖,這將有效促進煤層氣利用,保障煤礦安全。
除了可預期的補貼額度,分析機構認為,《意見》的亮點還在于煤層氣的市場定價機制將更加完善。《意見》要求各地要嚴格落實放開煤層氣出廠價格政策,已納入地方政府管理的要盡快放開價格,未進入城市公共管網的銷售價格由供需雙方協商定價,進入城市公共管網的煤層氣銷售價格按不低于同等熱值天然氣價格確定。
這意味著,在煤價下行,天然氣提價之際,地方政府和煤層氣開發企業的對提高煤層氣利用率的內在動力將增加,“先氣后煤”的執行力度將有較大加強。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未來煤價回暖,若沒有有效的機制保證,在利益驅動下,“先氣后煤”或許仍將被無視。
(關鍵字:煤價 經濟利益 先氣后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