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商業時代記者:周穎; 汪洋
要形成鐵礦石多元化供貨格局,減少對力拓等三大鐵礦石供應商的依賴。
鐵礦石降價,中國不滿意。
5月26日,全球鐵礦石巨頭力拓公司發布公告稱,與日本新日鐵公司達成2009年新財年度鐵礦石合同價格,粉礦和塊礦分別比去年長期合同的價格下降32.95%和44.46%。這是近8年來鐵礦石價格首次大幅下跌。
由于中國鋼協的底線是粉礦的降價幅度不低于40%,因此,中鐵協以強硬的態度拒絕該協議。
雖然和以力拓為代表的礦業巨頭博弈多年,作為全球最大的鐵礦需求市場,中鋼仍然無法在價格談判中占據主導地位。
耐人回味的事情,還有力拓與中鋁的分手以及與必和必拓的攜手。雖然為此力拓付出了近2億美元的代價,但是,就在雙方談判的幾個月時間,隨著全球經濟的企穩等多方原因,力拓的股份從90多美元上升了整整一倍,同時,“暗度陳倉”的力拓,轉而與必和必拓建立合資企業。“兩拓”組建新公司后,將控制全球70%的鐵礦石交易,這對于中國鋼鐵企業來說,是非常不愿意聽到的消息。
在商言商,我們不應當討伐力拓的言而無信,相反,力拓的“拖延戰術”,應當是中國企業學習的“榜樣”。
雖然像中鋁的“出海”行動暫時受挫,但是,中國鋼鐵企業已經開始開拓多元化的鐵礦石進口渠道。
中鋼協如何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中國鋼鐵行業如何避免重蹈2008年的整體虧損,目前國內大量的鐵礦石囤積能否增加中國談判籌碼,“兩拓”聯手是否會形成對中國鋼鐵企業的長期制約?中華商務網華瑞市場研究中心主任、鋼鐵研究專家馬忠普對此進行了深入解讀。
不能接受的價格 可以預料得結果
數字商業時代:5月31日,中鋼協發表聲明稱中國鋼鐵企業不能接受新日鐵與力拓達成降幅為32.95%的談判價格。前幾年的談判事實表明,盡管中國一直反對鐵礦石漲價,但卻無法改變談判結果。根據你的分析,最終的結局會有變化嗎?
馬忠普:中鋼協雖然表明了中國鋼鐵企業抵制鐵礦石價格下降32.95%,沒有達到中國鋼鐵企業要求降價的目標,但中國鋼鐵企業的鐵礦石價格談判還要進行下去:結果可以預料。
力拓鐵礦石業務負責人SamWalsh在一份聲明中稱,大多數亞洲客戶已接受了鐵礦石談判的“首發價格”,力拓將繼續與余下的客戶進行磋商,其中大部分是中國客戶。隨著更多的亞洲客戶接受鐵礦石降價32.95%的報價,談判形勢似乎正向著有利于力拓的方向發展。
數字商業時代:如果是這種結局,對中國鋼鐵企業來說,他們接下來應該如何做才可能在價格上增加一些主動權?
馬忠普:利用目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國際經濟衰退,鐵礦石市場資源過剩、競爭激烈的有利條件,采用低價收購策略,調整鐵礦石協議購貨量與現貨市場購貨量的采購比例。總之,要形成鐵礦石多元化供貨格局,減少對力拓等三大鐵礦石供應商的依賴。
“三巨頭”對中國的制約力在下降
數字商業時代:鐵礦石市場的供需關系正在發生變化。中國鐵礦石進口已由過去集中在幾個國家,轉變為進口多元化格局,開始大量從烏克蘭、俄羅斯、伊朗、印尼、印度等國進口。這是否意味著,三大鐵礦石供應商對中國的制約正在減弱?
馬忠普:從2008年開始,這種談判機制正在發生變化。在2008年度鐵礦石價格談判中,力拓和必和必拓就是借口運距近、運輸費用低,在巴西談判結束后,還是提高了協議礦的價格。 2008年度65%粉礦的協議價格巴礦漲到81.4美元/噸,澳礦漲到94美元/噸。這一年巴西礦還一度單方提價,撕毀協議,揚言不接受單方提價就拒絕裝船。只是單方提價的時機選擇錯了,不得不草草收場。
此外,中國在世界鐵礦石市場的投資在逐年加大,特別是重點投資的澳大利亞FMG鐵礦已建成投產,將新增鐵礦石5000萬噸,再加上世界其他國家新增的鐵礦生產能力,2009年將超過1億噸以上。現已有35個國家向中國出口鐵礦,比7年前翻了一倍。
數字商業時代:目前國內囤積鐵礦石過多,是需求開始走旺的跡象嗎?
馬忠普:今年鐵礦石進口量自1月以來連續4個月攀升,1~4月份合計進口鐵礦石18846萬噸,累計增長22.9%,導致我國鐵礦石進口近期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國際市場現貨鐵礦石價格較低。今年4月鐵礦石進口5700萬噸,創歷史新高,5月份也保持了5000多萬噸的進口量,僅港口庫存量就超過8000萬噸。如果算上鋼廠庫存3000萬噸的話,目前國內鐵礦石庫存已經超過1億噸。這表明中國增加鐵礦石進口并不是國內需求旺盛,而港口8000萬噸的鐵礦石有利于穩定國際鐵礦石市場價格。
中國沒有擺脫戰略困局
數字商業時代:就在市場普遍關注中鋼協以強硬姿態,表示不能接受上述合同價格時,又出現一件對中國鋼鐵企業非常不利的事情。力拓撕毀了與中鋁簽署的出讓195億美元的部分股權轉讓協議,力拓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分手的?
馬忠普:雖然中鋼協提出鐵礦石協議價格應降價40%,但是,在幾次鋼材價格下跌過程中,三大鐵礦石供應商在談判中都采取了拖延戰術。直到今年5月中國鋼材市場價格回升,國際鋼材市場除了美國價格繼續回落20美元外,其他地區,特別是亞洲地區鋼材和廢鋼價格都出現了小幅回升。力拓正是抓住這個機會同新日鐵簽署了鐵礦石協議價格下降32.95%的長期協議礦石價格。也正是在這種經濟環境下,力拓撕毀了與中鋁簽署的出讓195億美元的部分股權轉讓協議。
數字商業時代:在過去幾年鐵礦石價格談判中,三大鐵礦石供應商在談判中都采取了拖延戰術,甚至最后的贏家仍然是他們。這暴露出中國鋼鐵企業的什么問題?
馬忠普:難以樂觀的經濟形勢注定了國際鐵礦石供大于求,價格低谷震蕩的局面難以改變。這給中國鋼鐵企業徹底改變對三大鐵礦石供應商過度依賴的局面,實現中國鋼鐵企業國際鐵礦石供應多元化格局調整提供了難得的戰略機遇。這個艱難的談判過程,也暴露了中國鋼鐵企業在鐵礦石市場的戰略博弈中,并沒有完全擺脫戰略被動局面。
(關鍵字:鐵礦石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