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匯豐公布7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預覽值為49.5,該數值創5個月新高。業內人士分析,PMI創5個月新高主要因為國家穩增長政策開始顯效,預計三季度經濟有望回升。
作為一個以單一數值概括制造業經濟運行狀況的綜合指標,PMI指數低于50表明制造業活動較前月萎縮,高于50則表明制造業活動擴張。
匯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兼經濟研究亞太區聯席主管屈宏斌表示,7月匯豐中國制造業PMI初值溫和回升到5個月以來的最高值,表明前期的寬松措施開始產生效果,隨著寬松政策全面產生效力,經濟增長有望在未來幾個月得以明顯好轉。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常務副所長趙錫軍也表示,匯豐PMI主要反映的是中小企業的運營狀態,PMI初值創5個月新高,說明實際經濟得到一定的改善,之前國家采取的一系列穩增長的措施開始奏效,對實體經濟已經發揮了積極影響。
分項來看,7月制造業產出轉向擴張,新訂單萎縮減速,新出口訂單萎縮減速;就業萎縮加速;積壓工作轉向擴張;出廠價格和投入價格下降減速;采購庫存萎縮減速,成品庫存轉向萎縮;采購數量轉向擴張;供應商供貨時間轉向拖延。
對此,北京工商大學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周清杰表示,新增訂單和新出口訂單狀況好轉,可能與美國等一些國外市場經濟復蘇有關,美國經濟最近一直在復蘇,經濟復蘇帶動消費上漲,進而訂單增加。當然,也與這些中小企業自己采取一些措施有關,因為發達國家經濟不景氣已經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為了改變自己經營狀況,不少企業開拓非洲、美洲等市場,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績。
屈宏斌同時提醒,7月PMI初值仍然低于50的榮枯分界線,表明總需求仍然乏力而就業壓力增大。這需要政策加大寬松力度以支持經濟增長和就業,相信快速回落的通脹率為實施更為寬松的政策創造了空間。
對于下半年經濟走勢,趙錫軍表示,從目前來看,二季度可能已經是今年經濟增速的低點,隨著下半年穩增長的政策持續顯現,三季度開始經濟有望得到回升,但幅度不會很大,應該回不到9%以上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