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尼政府提高了采礦業的稅費后,礦業公司警告稱利潤將下滑,進而可能削減產量。 印尼政府在上周末宣布,提高對鎳、煤炭、銅、黃金等礦產的特許權使用費稅率。其中,鎳的稅率增幅最大,從原定固定的10%上調至14%至19%不等,具體稅率取決于鎳的市場價格。
鎳是制作鋰離子電池的重要原材料,系實現全球能源轉型所必不可少的綠色金屬之一。鎳也是制造不銹鋼的重要原料。
印尼是全球最大的鎳生產國,該國目前占全球供應量的一半以上。 隨著印尼當局提高礦業稅費,包括淡水河谷和自由港麥克莫蘭在內的多家礦業巨頭都將受到影響。 “這是一種額外負擔,特別是在商品價格低迷的時期出臺這樣的法規,”
印尼礦業協會執行董事Hendra Sinadia如此評價政府的新政策。 Sinadia指出,運營成本將上升,利潤將受到沖擊。他補充道:“一些公司可能不得不減少產量,甚至關閉礦山。” 作為印尼經濟的支柱,大宗商品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尤其是鎳行業,近年來發展迅猛,吸引了創紀錄的外國投資。 然而,印尼鎳生產商正面臨鎳價持續低迷的挑戰,原因是全球電動汽車需求增長放緩,以及印尼的鎳供應過剩。
此外,鎳生產商還需應對印尼近期其他法規帶來的成本上升。據礦業公司稱,今年的成本增加還受到增值稅上調和必須使用更多生物柴油作為燃料的規定影響。 自今年3月以來,印尼還要求自然資源出口商將更多海外收入保留在本國至少一年,以提升外匯儲備,并穩定印尼盾匯率。目前印尼盾已接近歷史低點。
印尼鎳礦商協會則表示,在鎳價下行和全球貿易戰升級的背景下提高稅費“時機極其不當”。 該協會在聲明中稱:“提高特許權使用費可能會削弱投資者對鎳產業上游和下游的興趣,削弱印尼鎳產品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并導致利潤被壓縮,進而引發大規模裁員。” 一位資深鎳業高管指出,那些沒有自有加工設施的礦商將受到最大沖擊。他表示,他們可能會將更高的成本轉嫁給冶煉廠,從而影響整個供應鏈。
(關鍵字: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