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筆者調研了解,目前新疆鋁水價格仍然難以確定,已多月無長期合同協議,仍執行長江月均價下浮600元/噸的暫定價格。據了解,鋁廠方面希望將鋁水價格確定至下浮620元/噸,但下游加工企業要求在原定價格下浮650元/噸小幅調整,此外,鋁水抬包過程中前重后輕的干包(沾包)問題也始終得不到滿意解決,據相關企業透露,鋁水干包量可高達0.5-0.7%。因此,新疆準東五彩灣地區十多家已投產及在建企業準備聯合與上游企業談判,并積極尋求政府方面協調,甚至不排除有進一步抱團行動,顯然雙方矛盾激化明顯。
雖然看似只有30塊左右的差距,但加工企業利潤空間很低,30元/噸差距基本決定了產品價格競爭力。僅以6063鋁合金棒來看,從鋁水采購至鋁棒銷售,加工費大抵在長江400元/噸,這1000元/噸的空間里要包含500-600元/噸運費,300元/噸左右的制造成本,加上沿途近半月的運輸周期及跌價風險,因此,可謂是風險很大,利潤很卻很單薄,加上新疆地區鋁水加工產品初級且單一,稍遇行情低迷就很容易出現大幅虧損。
除此之外,新的鋁水供應協議中加入了更為嚴格的條款,鋁水價格將以定量定價的鎖定,如達不到計劃供應量,將根據相關條款予以懲罰。據我們了解,類似條款在西北地區鋁廠比較少見,多數以浮動區間供應為主,河南、山東等地鋁廠與下游企業有相關協議。
除了價格上漲以外,鎖量定價的方式將會迫使下游企業改變經營策略,減少投機性生產,使得更多企業不得不跟下游簽訂長單,減少現貨供應,而長單簽訂可能需一定量的壓貨,且價格偏低的情況,盈利空間將更為壓縮。同時,生產淡季情況也需要保證生產,必然銷售周轉下降,資金壓力將更為明顯。因此,筆者認為,在盈利空間大為縮減的情況下,最終結果將會使企業經營更趨保守,為降低風險將使企業運行在“吃不飽”狀況,從而企業經營規模和發展前景受限。
(關鍵字:新疆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