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29日電 (記者 趙建華)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下稱《意見》)。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任榮發29日說,《意見》將推動稅收工作實現四方面的突破:稅收征管從合作、合并到合成的突破;稅收服務、執法和監管深度融合的突破;稅收治理實現數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的突破;稅收改革創新從漸進式到體系性集成的突破。這將大幅提高稅法遵從度和社會滿意度,明顯降低征納成本。
當天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任榮發說,《意見》提出了一系列開拓性的改革舉措。其中包括,到2023年,基本建成“無風險不打擾、有違法要追究、全過程強智控”的稅務執法新體系,實現從經驗式執法向科學精確執法轉變,實現從無差別服務向精細化、智能化、個性化服務轉變,實現從“以票管稅”向“以數治稅”分類精準監管轉變。
近年來,中國稅務機關依托信息技術和稅收大數據,不斷拓展“非接觸式”辦稅繳費范圍。發布會上,國家稅務總局總審計師饒立新介紹,目前“非接觸式”辦稅繳費清單已達214項,其中203項可全程網上辦。下一步,稅務機關將探索建立全國統一的稅務云征管服務平臺和全國統一的電子稅務局,嚴格保護納稅人繳費人的商業秘密、個人隱私,同時加強智能化稅收大數據分析,不斷強化稅收大數據在經濟運行研判和社會管理等領域的深層次應用。
與此同時,繼續對標國際先進水平,推進稅(費)種綜合申報,依法簡并部分稅種征期,減少申報次數和時間。《意見》還強調,強化國際稅收合作。
任榮發介紹,《意見》要求,深度參與數字經濟等領域的國際稅收規則和標準制定,持續推動全球稅收治理體系建設。落實防止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行動計劃,嚴厲打擊國際逃避稅,保護外資企業合法權益,維護中國稅收利益。不斷完善“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機制,支持發展中國家提高稅收征管能力。進一步擴大和完善稅收協定網絡,加大跨境涉稅爭議案件協商力度,實施好對所得避免雙重征稅的雙邊協定,為高質量引進來和高水平走出去提供支撐。
(關鍵字: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