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近期溫度驟降,冬日寒潮結結實實地襲向新鋼。也正是這時,新鋼熱軋線上一則火熱喜訊,著實溫暖了寒冬——卷板廠熱軋線于11月份實現板坯熱裝率87.71%,打破去年86%的最高紀錄,登頂熱軋板坯熱裝熱送的新高度。
作為板坯入爐前的重要參數之一,板坯溫度一直是新鋼鋼軋生產重點關注對象——由于板坯需要在加熱爐內進行加熱至1200℃后才能進行軋制,越高的入爐溫度就意味著越短的在爐時間。
板坯的熱裝定義在400℃以上。相較之軋制冷坯,板坯熱裝不僅可以有效減少板坯的在爐時間,提高軋線軋制節奏,更能降低加熱爐的煤氣消耗。
但板坯的“保溫”工作,卻不是那么簡單。首當其沖的,就是原料平衡方面的難題。板坯熱裝率的提升,必須要同時均衡煉鋼廠與卷板廠的生產能力。如果卷板廠板坯需求量大而煉鋼廠無法滿足,就只能用冷坯入爐;反之卷板廠無法跟上煉鋼廠的板坯供應量,則會導致熱坯閑置冷卻。相匹配的煉軋能力是提升板坯熱裝率的關鍵。
諸如焊瓶鋼在內的特殊鋼種對入爐溫度也有額外要求,如何將其精準地控制在400℃—550℃之間又是一門不小的學問。此外,冬季驟降的溫度,亦給板坯保溫造成了不小麻煩。
為此,卷板廠加強與制造管理部、煉鋼廠的溝通,強化板坯轉運過程中的協調工作。例如煉鋼廠某段時間內供給的板坯超過卷板廠的處理能力,就會優先分流到軋鋼廠等單位先行生產。這樣一來可以確保供需平衡,實現煉軋能力匹配。
卷板廠還做好軋制計劃管理工作,加快板坯入爐節奏,減少等待時間里熱量的損失。針對部分特殊鋼種,卷板廠專門進行測溫攻關,統計出特殊鋼種對應的降溫時間。針對冬季降溫快等難點,卷板廠用多種手段強化保溫工作,讓板坯在這個冬天“不再寒冷”。
種種攻關之舉,最終讓卷板廠熱軋線突破冬季的重重壓力,實現板坯熱裝率“反季節性”地再登頂。
(關鍵字:新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