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各地上半年經濟數據出爐,地方“穩增長”措施也相繼亮相。
7月23日,南京市發布《市政府關于進一步擴大內需拉動消費的若干意見》,明確在房地產消費、汽車消費、旅游經濟、會展經濟、電子商務、綠色消費等六大方面加大政策性投入;7月20日,寧波市政府推出關于推進工業經濟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的若干意見,從清費減稅、擴大投資、調整結構、科技創新等方面給予企業政策上的支持。
事實上,寧波、南京的穩增長措施并非首例,各地穩增長的大幕早已拉開。記者注意到,早在此前,包括廣州、上海、陜西、四川、湖南、湖北等多地早已根據各自特點明確了其穩增長的措施。分析人士指出,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穩增長政策可能繼續加碼。
各地紛紛出臺穩增長措施
繼國家統計局公布上半年的經濟數據后,截至目前,全國已有逾20個省份公布了上半年GDP增速。其中,天津上半年GDP增速最高,為14.1%,而北京和上海排名墊底,GDP增速僅為7.2%。
對地方而言,從各省目前明確的政策方向來看,加大投資力度、抓緊重大項目建設進度、助力中小企業發展等也成為下半年各地穩增長的主要措施。
上海市市委書記俞正聲日前在中國共產黨上海市第十屆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表示,要千方百計穩增長,研究幫扶企業的政策措施,進一步擴大需求特別是保障房需求等。
同樣在7月,廣東省政府出臺了《關于促進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出19條具體措施促進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增長。
此外,陜西省政府發布了《關于貫徹中央預調微調決策部署確保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意見》,提出10條加快陜西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意見;安徽省公布了《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在幫助企業解困、產業結構調整、外貿進出口和金融服務工作等方面提出30條意見……
現在的趨勢則是,繼各省出臺穩增長措施后,更多城市根據各自實情細化和落實了這些措施。
除了寧波和南京外,廣州市也制訂出臺了穩增長促轉型的若干措施,包括:加大投資力度、狠抓重大項目建設進度、著力改善營商環境等。
“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穩增長政策可能加碼。”商務部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研究員李健表示,今年以來三大需求同步回落,使得經濟增長率加速下降。下半年國家還將通過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包括結構性減稅、稅收制度改革以及加快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等措施,努力拉升投資和消費,保持經濟平穩增長。
研究進一步擴大消費政策
在中央政策層面,“要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這一政策信號明確后,各部委也相繼出臺和落實了相關穩增長措施。“如‘十二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早已經上報國務院,近期獲得批復,與穩增長政策不無關系。”一位分析人士說。
記者了解到,商務部在搞活流通擴大消費方面等方面已經有了不少舉動,商務部目前正在和有關部門溝通協商,將采取進一步促進消費增長的措施。
具體包括:會同有關部門盡快出臺加大現有老舊汽車報廢更新補貼辦法,支持電子商務平臺建設,推動出臺流通領域稅收減免等措施;按照產業結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出臺進一步擴大消費的新政策。
據權威人士透露,內貿“十二五”規劃即將出臺,主要涉及批發業、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業和其他服務業等商貿服務業。這是改革開放以來第一部國家級內貿發展專項規劃,旨在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從而發揮增加就業、調結構、穩增長等方面的作用。
另據了解,雖然時間一再變動,全國流通工作會議最新的預期將是在8月召開,屆時也會出臺關包括促進流通產業發展、搞活流通擴大消費的具體政策措施。這將為下一步搞活流通擴大消費、穩增長注入一劑強心針。